代理制改员工制 劳动纠纷或增多
太保寿温州中心支公司郑佩锋
-本报记者 路 英
5月10日,是笔者很纠结的一天。
到温州一线采访的第二天,《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原定到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中国人寿[18.05 1.35% 股吧 研报]温州学院路营销服务部采访。早上即将出发时得到消息:一家公司负责人出差未按时返回,另一家公司负责人因前一段忙活“金改”病倒了,3家温州市保险基层建设先进典型中的两家就这样错过了。
行程临时改为,上午采访当地保险行业协会,下午安排在太保寿险当地中心支公司采访。正是上述两次错过,记者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郑佩锋,一个很值得一说的人。
当日下午两点,在温州保监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太保寿险温州中心支公司的办公楼下,飞霞南路保丰大楼上没有明显的保险公司标志,办公地点不显眼,这是温州地区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特点。
不知道公司在哪,记者只能在楼下等,一位三十几岁的男子,着一件花衬衫从楼后面绕出来,他就是郑佩锋,太保寿险温州中心支公司的个险分管总。
郑佩锋,温州土著,刚见面似乎还有些害羞,不怎么说话,甚至见面时连招呼都没打。但进入会议室,记者问了几个问题,他话匣子就打开了,说话言简意赅,很有想法和见地。他笑称温州人敢干,有机会就出手,不会想太多,直来直去,“现在成功的企业主,特别是四五十岁的那些文化积累不够,靠一双手一双脚打出了天下。他们成功后,知道文化欠缺的苦,特别希望自己的子女多念书,取得高学历。”
这一点,在他身上也有体现,1979年郑佩锋在温州永嘉出生,最初毕业于浙江丽水商校金融与保险专业,这时起他就与保险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进入保险行业,2002年进入浙江大学学习金融学,并成为一名高级理财规划师,温州中产家庭金融服务俱乐部专家顾问团首批成员。
从内勤、组训岗位做起,历经了数个岗位,从国寿到新华再到太保,历经十余年的摸爬滚打,一步一步成长为太保寿险温州中心支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些年过来,对当地保险业的认识也使他感觉到,温州保险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员。
他认为行业形象不佳、薪水低是当地增员难的主要原因。“解决增员难问题,通过代理人体制改革或许奏效。将代理制改为员工制,这样有底薪员工的忠诚度也会增加。从保险公司方面看,可以更好地管控风险,减少销售误导,降低人员流动性。”
“同时,代理制改员工制,公司就会对营销员的年龄、学历有更高要求,选人标准会提高,成本也会随之提高,产生劳动纠纷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对于营销员体制改革,他既希望也有些担忧。
与他一个多小时的聊天,记者从总体上了解了当地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基层实际信息,并对当地的营销团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人,“坦诚”是他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