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进社区
《大连新闻》2012年8月6日播出:
今年,我市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和谐大连”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在街道社区和中小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力争将各类劳资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
这两天,在市内一家酒店打工的邢红艳心里很别扭,半个月前她就交了辞职报告,可酒店多次以不好招工为由回绝了她,还拒付工资。白山路街道劳动关系调解工作站了解情况后,马上召集酒店劳资科、街道工会和邢红艳三方开了两次调解会,面对面协商解决。
山东来连务工人员 邢红艳:“如果有新员工录取,第一个批准我离职,我只要在这干一天,包括工资福利一分钱不少,所以这个结果让我能接受。”
今年,沙河口区在9个街道、8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关系调解流动工作站”,已成功化解20多起劳资纠纷案件,为劳动者追回薪酬9万余元。
沙河口区人社局局长 戴滨:“年内使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区实现劳动三方联动机制的全覆盖,力争使50%以上的劳资纠纷通过协调机制在基层得到化解。”
2009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将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目前,全市已有109个街道、622个社区组建了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近1万5千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人社部门还通过定期不定期巡检、社区企业联检等方式,在4万户用人单位中建立了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准确掌握用工动态,及时介入纠纷调解。今年前7个月,各级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共参与劳动争议预防、调解7万人次,5万多件劳动争议案件被化解在基层。
编辑快评:权益有保障 劳动才体面
从车间服务点儿,到社区调解站;从困难救助,到争议调解,这张越贴越近、越织越密的服务维权网让职工们有了“主心骨”。而这一系列努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企业把头脑里的认识,从简单的“用工”转变到“用人”,让企业明白一个道理:劳动关系和谐,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权益有保障,劳动才“体面”,只有让人人都能“体面劳动”,我们的城市才会充满幸福感。
下一篇:广宗县“小窗口”服务“大民生”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