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期间工资怎么算
职工因为自己要结婚的,其实可以向单位请婚假,而婚假也是《劳动法》中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一般都是会批准,并且还要支付职工在婚假期间的工资。那这个婚假期间工资是怎么计算的呢?下面劳动法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婚假期间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本人结婚,用人单位应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至于假期超过3天的,全国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统一标准。但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定,职工除了享受的3天婚假外,符合晚婚年龄(男职工年满25周岁、女职工年满23周岁)的初婚者应当增加婚假一周。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10天婚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按如下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还要说明的是,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上海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
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
根据规定婚假一般是在3天内,而在这段期间,单位需要支付给职工相应的婚假工资。但要是职工本身在法定婚假之外又多请了一点时间的假,那此时就会当做事假进行处理,用人单位是可以不用支付职工相应工资的。更多婚假方面的内容,你可以上我们劳动法律网进行具体了解。
上一篇:婚假请假条怎么写
下一篇:婚假期间不发工资怎么办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