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沦为"包身工" 半月瘦17斤
:“当利益受到侵害,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吗?同学们就这样忍受不公平的对待吗?我们要为自己的利益去斗争,我们不是无理取闹,我们要的是公平的对待……不然,我们丢掉的不仅仅是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尊严……”
《让我们一起回学校吧》,这篇大学生的日记,纪录了其辛酸的实习经历,迅速在网上蹿红。
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涌出扩招后的大学校园时,不仅是就业压力的增大,连实习都成为难题。僧多粥少,当权益受到侵害,是忍气吞声还是艰难维权,谁又会成为学生坚强的后盾?
当记者来到学生中间时,许多人从手机中翻出了这段文字。
晚上8时,天完全黑了。
小伟走出了生产车间,他想伸出胳膊,擦擦额头的汗珠,却发现手臂怎么也抬不起来,上肢如同灌满了铅。
整个下午,小伟都在车间装轮胎。虽然有一些辅助工具,但这显然是个体力活。装了多少轮胎,小伟记不清,“怎么也有200多个吧。”
早上七点,小伟就来到这家工厂的车间,做一些准备工作。早上八点,正式开始干活。上午,他的主要工作是搬纸箱拆纸箱。“上午和下午的活都很简单,只要有力气就行”,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虽然感到体力透支,小伟觉得,这境况已经比前几天夜班时好多了。夜班一般是从晚8点到早晨五六点,中间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凌晨2点休息约10分钟,余下的全部时间,小伟都要站在那里装备胎。
一晚上,小伟要独立装约200只备胎,将沉重的备胎搬到车辆后备箱,然后拧上螺丝,这样机械的动作要重复一整晚。来自农村的小伟,也干过农活,与膀大腰圆的师傅相比,他还是显得稚嫩了些,每天,几乎都是数着点数熬到天明。
这样的日子,让小伟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还有4个月的时间怎么熬呀。
小伟是河北某高校机电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按照该学院的惯例,本学期大三学生将有5个月的实习期。今年的实习又与往年不同,学生们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全年级300多名学生被统一安排到这家工厂实习。“去之前,老师告诉我们,每个月有700-1100元的工资。当时,还觉得挺美。”
今年6月24日,该学院召开了学生实习动员大会,工厂的人力部经理在现场告诉学生,学生们在该厂实习时两个人或三个人顶一班岗,和员工一样倒休,尽量不安排夜班。
但是,现实的残酷很快击碎了他们心头瞬间的甜蜜。
8月3日,学院、工厂、学生签订了三方实习协议,看到这份制式合同,学生们吃了一惊,协议上说,厂方每月为每生提供400元的实习补助。
更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在进入工厂之后。
半个月瘦了17斤
这个暑假,学生们只休息了13天,就被厂方统一安排了军训。由师傅带着进入生产线实习一周后,大多数学生开始在生产线顶岗。
他们发现,在这家工厂干活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大多是强度很大的简单重复动作。
学生小斌告诉记者,他在品检车间工作,一个人一个岗位,每天都在反复做一个动作——— 用力拉扯后备箱门,每天几百辆车从生产线上出去,他就要做几百个这样的动作。“大多数车间温度在35-50摄氏度之间,站着都流汗,站立时间很长,腿都要抽筋了,到下午时,我站都站不住。刚开始几天,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8点,中午只休息一小时,我几乎是天天数着分秒过来的。回到宿舍,话懒得说,饭也吃不下,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我们和带班的人交涉,现在轻松了一些,但每天也要做8小时以上,进入工厂半个月,我只休息了一天,瘦了17斤。”小斌说。
小杰负责底盘检测,每天也是同一个动作,站在大槽里目测底盘和排气管之间的距离。小杰伸着一只被烫破皮的手指说,虽然戴着手套,但把手伸进排气管和底盘之间的缝隙时,还是有烫伤的可能。
做尾气检测的晓枫说,自己的活轻松一些,只需要站着看一组组数据就行。每天站在那里看数字,让他对实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这个活,认得数字的人都能干,我们大学生来做这事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们开始怀疑自己在工厂沦为廉价劳动力。“现在我们和工人干一模一样的活,工人每月2000多元,我们每月400元,除去饭费和水电费,所剩无几,有的还要倒贴钱。工人加班一小时给9块钱,我们加班一小时给1块3。”最令他们不能忍受的是,一些自己主动找到工厂来实习的中专生,每月底薪也有900元。
小英来自农村,家境贫寒,每个假期她都在建筑工地和餐馆打工。小英说,在那些地方,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可以挣到1000多元。被集中安排实习后,她打工补贴家用和筹措学费的希望破灭了。
同学们说,他们这些专业的学生并不缺乏实习岗位,读大二时,就有一些4S店主动找上门来,约请他们前去实习。“如果去4S店实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车型,可以全方位了解汽车遇到的各种问题,更能和实践结合,”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小斌说,这次统一被校方安排实习,他们均感意外。
“学校说我们80%以上的人都是自愿来这家工厂实习的,可我们看,自愿的人20%都不到。”学生们认为自己缺乏和工厂谈判的能力,他们多次和厂方主管谈及此事,对方只是轻描淡写说:“你们为工厂创造了什么价值?”
之后,他们多次就劳动时间、实习内容、劳动报酬等问题,找到辅导员,要求同院领导对话,解决这些问题。辅导员告诉他们,集中实习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为同学们的人身安全着想。至于其他,她要求同学们“服从安排”。
“如果不到这家工厂实习,我们拿不到实习的学分,就意味着无法毕业。至今,我们没有见到学院的领导,还是在军训时,辅导员去看过我们一次,校方从来没有人去工厂看过我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我们都绝望了,感觉自己成了学校的弃儿。”小斌满脸疲惫,长叹一声说。
实习生权益如何保障
为什么统一安排学生进一家工厂实习?
该学院的马院长告诉记者,学生顶岗实习是他们教育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由于现在很多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实习单位,或者是找到的实习单位不适合其所学专业。学生如果分散实习,学院也没有精力来掌握他们的状况。因此,学院与这家企业多次协商后签订了培养协议,能最大限度满足各专业的学生实习锻炼的需要。
马院长说,今年是这个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有些事情校方并没有预料到。他表示,将认真了解学生们反映的问题。
小斌等人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实习沦为廉价劳动力的新闻见诸报端。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华大学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大学生在实习或打工的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受到侵害时,仅有13.9%的人选择维权,86.1%的人选择忍气吞声。“大学生实习或打工权益屡受侵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存在空白。”北京市双利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必胜说,大学生带薪实习时,和企业存在事实上的劳动雇佣关系,和学校又存在教育管理的关系。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学生不具备独立劳动者的身份,因此,他们的各种劳动权益和待遇难以保证。
因此,当小斌等同学拨打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热线电话时,对方以“在校生实习不在我们的监管范围”为由拒绝受理。
黄必胜建议,学生可以在与工厂签订书面实习协议时约定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工作岗位等,以便保护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在小斌等人与工厂签订的制式协议中,只约定了工厂每月提供400元的实习补助。协议虽然约定,工厂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作息时间安排学生实习,但也要遵守工厂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安排,这就意味着,如果工厂工人加班,顶岗实习的学生们也不能置身世外。
超时加班、劳动报酬低,学生受到权益侵害时,学校本应该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而现实中,一些学校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得罪企业。有的是因为二者有利益牵连,有的则另有原因。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指出,大学生供给过剩,远远超过企业的需求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量学生主动上门要求实习,又缺乏硬性的法律规定,使得学生的劳动保障难以落到实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怀告诉记者,当前大学生实习还要防止学生沦为一般劳动力。关怀说,国外很少有校方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去实习,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实习的目的是锻炼,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并不是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一方面需要学生端正态度,去实践中锻炼;另一方面,校方要掌握好分水岭,看学生是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是沦为了简单劳动力。当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学校应主动出面和企业交涉,帮他们争取权利。”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热点文章点击
- 01工伤赔偿标准2015
- 02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时间
- 03病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
- 04最新劳动仲裁申请书
- 05辞职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贴标准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