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网-行业领先的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劳动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惠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嘉兴 长沙 长春 成都 常州 广州 贵阳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庄 呼和浩特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劳动法律网 > 劳动新闻 > 正文
听听硕士面霸的成长经历
2010-12-21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通常把经常能进入面试的求职者称为“面霸”。南开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张静就是一个不知不扣的“面霸”。不过这“面霸”是要经过锤炼还是天生好运呢?咱们来听听她自己怎么说的。

  “南开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保送),硕士(专业第一名);本科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前10名)”。“校园活动”一栏写着“南开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主席,南开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执行主席,《南京大学报》学生记者团副团长”;在“实践经历”一栏中,写着“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部项目管理实习生”“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兼职教师”“贵州电视台百姓频道《百姓生活》栏目实习记者”“中国南京汽车集团项目策划”……

  简历只有简单的一页,但却清晰明了;优雅的蓝色与黑色,让整张简历看起来疏密有致;一张非常职业化的标准一寸照,浅浅的笑容,流露出无限自信与朝气……即使是一份如此“简单”的简历,也能看出制作简历的人,一定心思缜密,做事井井有条。

  解剖1:机遇与人打交道会有“附加值”

  一头黑色的直发,简单温婉;眼睛闪亮亮的,透着朝气与灵气;说起话来,尽管能听得出是典型的南方普通话,而且语速很快,但却极有条理,时常笑笑,让人很愿意去和她交流;一副大学女生的装扮,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
 

  在宿舍见到张静的时候,这就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一个自信而从容的女孩儿。不过,这可不是张静“幸运”的全部理由。用她的话说:“不是更幸运,而是更积极主动。”最开始的机会,每一次都是她自己去积极争取的。在无门无路的情况下,张静经常用网上查信息、电话沟通、登门自荐的方式,得到许多在报社的实习机会。当然,也有一些很“牛”的实习机会,是张静“水到渠成”得来的。

  “比如,微软的实习机会。因为我在微软俱乐部做过,非常熟悉企业和行业,而且和它的实习岗位匹配,所以我一个学中文的女生也得到了实习机会。”张静说,还有一些实习机会,其实是自己做社团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实习机会便成为人际关系交往的“附加值”。

  张静说,这些实习机会的获得和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都为她最后的求职不仅增加了砝码,更锻炼了她的综合能力。

  解剖2:面试我都见识过也都模拟过

  “你觉得自己凭借什么能力,总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张静笑笑说:“或许是我比别人更职业化。”

  张静说,因为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而且也有不少的社会实践经验,让自己看起来要比一般的同学“职业”许多。“而且,我在面试的时候从来不紧张。这可能与我平时经历得多有关。我在做社团工作的时候,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经常有机会上台讲话,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协会’,无论是‘单面’‘群面’还是其他的面试形式,我都见识过,也都有过模拟。”张静说,此外,每一场笔试和面试前的精心准备,也让她比其他求职者多添了一份自信。

  张静说,其实求职中的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

  解剖3:选择别人说好的不一定适合你

  在屡次求职中,张静主动放弃了一些在别人看来“求之不得”的良机。第一次是,错过人民日报。“我当时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排名是第四,人民日报总社招三个。当时那位老师问我,是否可以考虑去地方分社。我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就此错失人民日报。”张静说,那时候也是刚刚开始找工作,总觉得还应该“再看看”,于是面对这个机会,她放弃了。第二次是,房地产企业万科,当时这家企业给硕士的起薪是年薪12万,但笔试和面试加起来有七轮。顺利通过前五轮的笔试和面试后,张静在第六轮“职位匹配”中,因为不想去深圳分公司做销售,而策划岗位的沈阳,她也不想去,所以在第六轮筛选中,她放弃;第三次是,中行的广东分行,尽管这是父母极希望她能签的工作,但因为“不喜欢”,她也没签;张静放弃的,还有天津电视台等给出的工作机会,最终她选择了江苏广电集团,做行政。负责招聘她的人事部门的人告诉她,第一年见习期的薪金每月在5000元左右,第二年转正后薪水翻番。

  “最后的选择,其实并不是因为薪水有多高,而是这份工作既可以满足我做管理工作的欲望,也可以熟悉业务,转行做记者。”张静说,这也是她放弃万科、中行广东分行等多家单位offer的初衷———做自己喜欢而且熟悉、擅长的工作。

  一样的求职路 谁说她没坎坷

  她也曾被“歧视”

  即便是“面霸”也有受挫折的时候。张静说,因为是女生,所以刚开始求职的时候,也经常会被用人单位“歧视”。“国企是大家现在都打破头要挤进去的单位,但许多大型国企都是‘无条件’地‘歧视’女生,而一看到男生便‘喜形于色’。”张静说,虽然她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和男生们进行PK,都毫不逊色,但这些单位就是不给她机会,这时候她的挫折感也很强。“有挫折感的时候,我会照镜子。”张静又是一笑,“而且我喜欢照镜子,我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的眼睛还是很漂亮的,或者夸奖一下自己其他的地方,或许是有些自恋吧,但这种积极的暗示,总能让我重拾自信。况且,身边还有好多朋友会安慰和鼓励我。”

  她的简历也曾“石沉大海”

  大三那年,该专业实习了。张静却完全没有途径,去联系实习单位,而投出去的简历也全部石沉大海。“那时候,我除了两年的学习外,没有任何‘经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静开始主动出击:“不管人家要不要,我都去找。”为了进入“南京日报”实习,张静在网上搜索“主任”,搜索到了当时该报体育部的主任和办公室电话。于是,直接打电话,叫“师姐”,说明想去实习。“其实,我只是直觉这位主任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师姐’,但结果我打过电话去的时候,她也很诧异,而且很巧合,她的确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于是,她同意了我的请求。”接下来,她又直接跑到“南京晨报”社,说自己想实习,同样报社也顺利地接纳了她。“我想,那时候,可能他们都觉得,我这样一个小孩自己跑过去,还是很好学的,所以给了我实习的机会。不过,现在想想,这样的方式还是很冒昧的。但没有办法,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就完全得不到任何的实习机会。”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